主页>新闻中心>媒体关注>
点击次数:182 更新时间:2019-12-18 17:32:00

媒体关注 | 协同创新跑出加速度——一支科研“国家队”在苏州工业园区的故事

近日,苏州多家媒体以“国家级科研机构与地方企业携手开展产学研合作并快速成长的奥秘”为主题,集中报道了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苏州研究院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组建了一支精干的研发和经营团队,与苏州工业园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紧密合作,成立合资企业,在苏州工业园区深耕人工智能产业,打开市场的过程。
 
《苏州日报》报道中自苏研院
 
苏州国际科技园报道中自苏研院
 
♦以下为报道正文 ♦ 
    “我们希望通过协同创新,服务苏州工业园区的人工智能产业。”近日,中科院自动化所苏州研究院院长彭思龙教授接受采访时说。
 
     在苏州工业园区桑田岛北部,苏州人工智能产业园的一栋研发楼里,由中科院自动化所与苏州工业园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园区科技公司”)合资成立的中科全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全象”)的办公室里,研发人员正在为开发一款新型的工业用3D高速相机而紧张工作。
 
     “我们最新的产品是高速、高帧率、超高精度3D结构光相机,已经进入市场销售阶段,目前也已签署了三份合同,总金额超过2000万元。”彭思龙补充说。
 
     中科院苏州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主任景震强表示:“在中科院与苏州工业园区开展合作的11家科研机构中,自动化所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产业化进程是最快的。”
 
     协同创新:搅动园区产业一池春水
      
     彭思龙是中科院自动化所在图象和信号处理等学术领域享有较高声望的科学家,在苏州工业园区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主战场——苏州人工智能产业园,他扮演了多个产业化的角色,中科院自动化所与园区科技公司之间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协同创新步伐从此加速。
 
     2018年1月,中科院自动化所与苏州工业园区签订合作协议,彭思龙担任了自动化所与园区科技公司的合资企业“中科全象”及其控股公司“中科行智”的董事长,全面负责公司的市场化运作。
 
      2019年8月,作为中科院自动化所智能制造中心主任,以及江苏省第十二批科技镇长团骨干成员,彭思龙还挂职担任了园区科技发展公司的副总经理。在此前后,他为后者开发建设的载体——苏州国际科技园提供了不少有价值的项目源,引荐了相关人才。
 
      在彭思龙看来,他在苏州工业园区的新角色,就是带着责任使命,带着院所资源,充分利用自己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优势和资源,引导更多科研成果到地方转化、更多科研力量向企业转移,助推产学研融合发展不断升级。
 
      而园区科技公司也为“中科行智”的市场开拓助力。前不久,园区科技公司通过相关渠道,为“中科行智”推荐了一家纺织机械类的企业,双方交流十分顺利,将共同开发一个名叫“智能挡车工”的智能化项目。
 
       在彭思龙和他的同事们的眼里,苏州工业园区无疑是一个比较理想的创新创业目的地。“首先,园区的装备制造业的基础环境比较好,有客户,有市场;其次,园区的领导胸襟宽广,政府服务意识好,工作效率高,做事公平公正,这种营商环境在全国都是比较少见的;第三,苏州具有承接一线城市的人才溢出效应,用人成本比北京、上海等城市低不少。”
 
      在园区科技公司看来,彭思龙无疑已经成为“自己人”,他的角色已经深深地打上了地方经济的烙印,他和他的团队不仅为苏州国际科技园带来了宝贵的人才和技术资源,他本人还能利用自己的人脉,为科技园推荐招商项目、提供专家意见,从而有效提升本地的人工智能产业;而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以及智能制造业的前沿阵地,苏州工业园区和苏州国际科技园也为彭思龙和他的团队提供了丰富的市场需求,为他们的科技成果转化搭建了一座更为广阔的舞台。
 
技术创新:在这里找到了广阔市场
      中科全象及其控股公司——中科行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行智”)的主要业务,是研发工业用智能相机、高速相机、3D相机以及工业机器视觉领域的通用基础软件。“其中具备即时图像智能识别和检测功能的工业用超高速相机,目前国内还没有同类产品,因此我们可以说是填补了国内空白。”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3D相机以及由相关视觉软件集成的智能检测装备的应用十分广泛,在汽车行业可以进行气缸盖、发动机、金属铸件、车身以及整车尺寸机器视觉测量;而在电子制造业通常可用于锡珠检测、表面缺陷、PCB钻孔板钻孔定位及测量。而智能相机可用于烟草、包装、纺织、金属加工等行业的包装质量检测、号码印刷检测、二维码在线识别、杂质检测等。
 
      根据彭思龙团队的研发计划,到2021年,公司将开发完成每秒20000帧的超高速相机。这些高速相机与通用型的智能视觉识别软件集成制造出的高速智能质检系统,应用于不同领域的高速流水线;同时,可以大幅降低人力成本,提升效率,把质检员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
 
      彭思龙举例说:广东某电子厂高速生产线每秒钟制造电感模块120个,在这种速度下根本无法开展肉眼检测;另一家电子厂仅质检工人就有上万人;一条白酒灌装线一年的质检成本约需70多万元。高速相机检测装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这些产品生产的质检成本。
 
      “迄今为止,市场前景超过我们此前的想象。”彭思龙说。“制造业转型升级对智能检测产品的刚需特别大。因此我们主攻珠三角和长三角这两个国内制造业的高地,在一线城市的高端装备制造业领域寻找客户和合作伙伴,取得了成效。客户主动前来洽谈,合作意愿十分强烈。有些企业与我们进行了短期接触之后就明确提出了合作需求。”
 
    市场驱动:科研机构的产业化新路
      
在中科院自动化所落户苏州工业园区之前,彭思龙团队与园区科技和信息化局的工作人员一起,针对园区的制造企业开展了密集的前期走访调研,逐一了解企业在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痛点、疑点和难点。

他们发现园区的高端装备业基础比较好,发展迅猛,市场广阔,但是缺乏核心技术,研发能力较弱;而中科院自动化所在人工智能和机器视觉领域积累了20多年的技术经验,一下子就找到了合作点,双方合作进展十分迅速。“连谈判带调研,总共只花了一年左右时间,就决定与园区签约。”

事实上,中科行智的市场远远不限于苏州。在工业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珠三角和苏州以外的长三角地区,它也找到了一批重要客户和合作伙伴。

“我们的战略是市场驱动,而不是研发驱动。”彭思龙说。

此前,国内大多数开发区引进的各类研发机构,一般都是先进行基础性研发,然后再陆续开展成果转化。然而这类“成果转化”的基本思路,是从技术出发找市场,而成功的企业几乎都是根据市场找技术。这正是彭思龙提出的“市场驱动”战略,这也是改变成果转化模式,推动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主体的关键一招。

在苏州工业园区顺利落地并与园区科技发展公司合资成立了新公司之后,彭思龙和他的同事很快确立了“一通两高”的发展战略,全面开展智能制造应用落地。

所谓“一通”,是指主攻通用型机器视觉软件;“两高”则分别是指聚焦“高速生产线”以及“高端精密制造”两大应用领域。然后,以技术入股的方式,与本地企业开展合资合作,直接将技术研发与企业经营紧密融合,推进到市场的最前沿。
 
   组织创新:不拘一格的协同长效机制
    彭思龙十分清楚:习惯于在重大科研领域开展工作的国家科研机构如果要与地方经济开展深度融合,必须在组织人才结构方面突破窠臼。
   
“根据中科院自动化所与园区的合作协议,我们这里是一套人马,三块招牌。”彭思龙笑着解释说:“其中,中科院自动化所苏州研究院是科研机构,负责前瞻性技术研究、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等事项,属于事业单位;“中科全象”是自动化所和园区科技发展公司的合资公司,负责开展自主立项研发,属于国有企业,其中自动化所占股70%,园区科技发展公司占30%。这两个机构相当于研发中心,而“中科全象”的子公司“中科行智”则是市场化运营的主体,负责产品开发、销售、运营和客户服务。”

根据中科全象公司的官方网站公布的信息,该公司的核心成员均来自中科院自动化所,除了彭思龙以外,公司首席科学家顾庆毅也是中科院自动化所研究员、博导、中科院百人计划专家,曾自主研发世界最快速的基于高速视觉的多目标追踪识别系统;常务副总经理汪雪林也是中科院自动化所博士,且具有丰富的企业管理和市场开发经验。

彭思龙介绍,这里的工作人员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本地招聘的全职专业人员,大约有60多人,其中研发占70%,是公司最核心的人才;

第二类是固定兼职技术骨干,都是来自研究所的年富力强的副教授,约有10人,每周来苏州一次,负责技术指导并开展原型实验;

第三类是非固定的兼职顾问,多为科研有建树、经验丰富的教授学者,负责公司关键的项目技术方案评审和工作成果评估,并为研发团队传授经验。

彭思龙坦言,这种产学研结合的人才结构是被逼出来的,因为相当一部分学者和技术专家有学术和产业研究方面的多重目标,但不愿意离开高校和科研机构,对于这些兼职的技术专家,公司采用灵活的计时工资制,按天给钱。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并以较低的成本引进公司急需的“最强大脑”。
对此,负责推动中科院在苏州产业化项目推进的苏州中科育成中心主任景震强评论说:“这种对人才的‘柔性引进’,在既定体制内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中科院的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
 
经营模式创新:把研发推到市场最前沿

根据2018年初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与中科院自动化所签订的合作协议,双方的合作将“以自主研发的技术为核心,建设高水平研发与成果转化平台和企业孵化平台。”

然而事实上,彭思龙和他的团队采取了比协议原则更加激进的方式,几乎将技术研发与企业合作同步进行,把研发力量融入到了企业经营,并将最新技术迅速推进到市场的最前沿。

“中科行智对外开展市场合作的模式有三种,第一种是与高端装备制造商合作开发检测设备;第二种是与行业合作伙伴成立合资公司,孵化创新项目;第三种是与终端客户开展定制化合作。”彭思龙举例说:在高端检测装备的集成方面,中科行智与园区某大型光伏企业成立合资公司,借助后者在集成制造方面的团队能力,共同开展装备研发。

据了解,通过类似的技术入股方式,中科行智已在上海、深圳、济南、苏州等地开展布局,与当地高端装备商和行业合作伙伴分别成立了多家合资公司,在电子制造、光伏、纺织、医疗、印刷等领域开展通用型缺陷检测以及安全辅助等项目的合作定制开发。迄今为止,市场开拓进展比较顺利。

“这种将研发与经营协同推进、相互融合的方式,目前在中科院体系中还是绝无仅有的。”彭思龙说。
 
一朵浪花必将汇聚澎湃大潮
 
事实上,中科院自动化所在苏州工业园区的故事,只是中科院与园区开展协同创新的大潮中的一朵小小浪花。

据中科院苏州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主任景震强透露:目前中科院在园区设立的科研院所已达11家,机构从业人员超过4000人,成功开发的产业化项目超过400个。

截止到2019年11月,在苏州国际科技园及其旗下载体——人工智能产业园,就有3家中科院旗下的研究所,除了自动化所之外,还有技术物理所和计算所。

对于与中科院之间的合作,苏州国际科技园的开发建设主体——园区科技发展公司可谓不遗余力。目前,除了中科全象和中科行智以外,科技发展公司投资中科院下属科研机构设立的企业还包括与中科院计算所共建的中科集成电路设计中心、中科算智科技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彭思龙透露说,作为国家科研机构与开发区战略合作的项目,中科行智希望尽快实现营收平衡,因此在市场开拓的同时,也正在与相关投资机构接洽商谈。以公司目前的技术储备和产品开发现状看,估值不会太低,融资进入Pre-A轮比较适当。在他看来,产业基金不仅能带来资金,也能带来产业人脉。他希望借用产业基金的杠杆,放大技术投入的效应。

园区科技发展公司对于与中科院自动化所的合作前景充满期待。全程参与中科院自动化所与园区合作进程的园区科发公司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赵怡琳表示:“对于新的合资公司我们有两点期许:一是推进产业发展,二是企业可持续运营。我们将这两个目标写进了企业章程。在满足这两个条件的基础上,期待着新的公司顺利走向资本市场。”

业内人士指出:正如创新的种子从播种到发芽、成长、结果,需要阳光、雨水、空气和土壤一样,创新也是一个生态系统协同作业的过程。中科院自动化所在苏州工业园区的实践表明,国家科研机构与开发区、产业载体、企业和市场之间的紧密协同,不断在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和组织创新、经营创新上下功夫,就能结出更多的创新果实。
 
 
来源:苏州国际科技园SISPARK